最近見了一些準業主們,大家都像是準備了問題100來拷問設計師,
嚴刑拷打下,很難每一題都在當下回答的仔細或是生動的說個明白~
她的提問是這樣的:
「如果我們請了設計師設計規劃,爾後的施工交付給設計師發包和自己拿設計圖找統包發包
有什麼具體的不同呢?因為大家都愛說收尾阿細節上的要求會不一樣,但這樣還是很籠統ㄚ~
設計師你可以再實體的舉例嗎? 所謂的設計師監工是天天都會出現在現場陪伴師傅施工嗎? 」
很巧的幾天後,我在線上跟{自主設計諮詢}的業主R討論著她遇上的現場
監工問題。討論的對話內容剛好可以作為回答,
我就把它紀錄下來,讓有此一問的版友或鄉民們可以參考一下。
R:「請問設計師,今天TOTO衛浴設備廠商來安裝洗臉台的時候,才發現給排水管路位置
的安排不夠緊密理想,如果用原本安排的短腳柱,就只能把洗臉台裝到比較矮的位置。
但是用長腳柱時,又會壓到地面排水口上,最後只好使用浴櫃。
請問這樣的狀況是哪裡出問題呢?」
T:「關於各個細節的配合,我們也很常遇到類似的情形,尤其像是特殊品牌的器具安裝位置,
必須要先跟廠商索取施工圖說請水電師傅依造規範尺寸施作,再叮嚀你配何的統包先生再次
複查,如此反覆地確認才能減低出錯率提高成果的完美度。像是這張照片裡,
貼磚貼到這裡就先喊停了。因為我們發現插座和磁磚的關係沒有對好,配合不夠美觀。
所以立刻讓磁磚師傅暫停,再請水電師傅調整高度後,磁磚師傅才能順利進行。」
(左邊是水電重新調整高度中) (右邊是插座已經往下移位一下) .
R:「謝謝你分享這些給我。越看你的說明,就越覺得設計師好像交響樂團的指揮者喔~」
T:「是的,一個工地,有非常多的細節環環相扣,像這邊是看得見的磁磚插座,
和到看不見得電線管路緊緊連繫。還有其它成千上百的項目,配合好幾種工班、
幾十位師傅。這麼複雜繁多的工程,非常容易發生大大小小的錯漏。要有和諧的搭配,
就像交響樂團裡,必須有一個專業的指揮家。知道什麼時候要開始、什麼時候要暫停。
設計師的監工工作之一,就是這些調度和指揮,以及一次又一次的複查。不需要永遠蹲點,
但就是會在銜接可能有錯誤的地方、在那一個精確的時間點,即時的提醒或更正。」
這就是專業價值,這就是設計師所謂的know-how。
大家常常疑惑到底差別在哪裡?
就差在這裡!
我相信對很多室內專業人員都這覺得以上那些工地狀況(檢查>修改>再確認)
只是像是呼吸一樣的反射動作~這些用心的點點滴滴因為已經內化成身體
的一部分了。又加上室內工作的本質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,,
但有時候面對第一次裝修的業主突來的基礎詢問,
真的很難說仔細解釋清楚.往往微笑回應說一切都會做完美.
想說最近剛好遇到能說明的狀況小劇場,希望能藉以記錄下來讓行外的準業主們
更了解所謂的專業監工的重要!
藉以判斷交付設計師監工所支付10%監工費的價值與否。
(插座調整後再貼壁磚)